【分享观点】万字总结!B端产品设计基础思维与方法

B 端产品新定义

1. B 端产品与工具产品的差异性

“Word、PPT、PS 等软件算是 B 端产品吗?”

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,以往对 B 端产品的定义大部分是“面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产品”,但上列的软件,既可以为企业服务,同时也完全可以为个人使用,那么它们算是 B 端产品吗?如果不是,那么什么是 B 端产品?

如果对一个行业没有精准的定位,那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,做出预判与差异化是非常困难,于是便开始进行了新定义的思考。

“To B”产品大概从 2016 开始兴起,在此之前大部分服务企业的线上产品被称为“后台”产品,2015 年前后,钉钉等移动办公软件开始火热,行业中开始兴起与“To C”产品对应的“To B”产品类别。至此,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产品开始称为 B 端产品。但经历了几年发展以后,我们发现这个定义是存在模糊的,有些工具产品既可为个人服务,也可以为企业服务。

B 端界定应该与企业目标与发展趋势相匹配,而我个人认为 ToB 产品,更清晰的定义应该是针对“企业”的特性来提取与界定出来,“企业”标准界定是如下描述的:“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,运用各种生产要素(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),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,实行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。”

其中,目标是以盈利为目的,环境与对象是市场,手段是运用各种要素。

所以我们基于这个目的可以抽离出来,企业是必须要追求盈利的,并且会不断的面临市场竞争,也就需要不断的拓展企业本身的产品或服务体系,以在竞争中站稳,最终这些发展都将带来企业的人数变多、部门变多、职责变多的情况,所以最终会呈现出一个具备清晰组织形态的结果。

我们以是否能支持组织形态,来判断一个产品是否为 ToB 产品,会更加的清晰,例如:Office 套件中,个人使用时,是工具,而购买企业版后,具备了用户数量的分配、权限的分配等功能,那么就是一个 ToB 产品。


20210421_110250_003.jpg

△ ToB 产品界定标准分析框架

“具备组织形态”,这个定义的实际作用主要为以下几点:

能清晰预判 ToB 产品的基础功能

例如,权限、角色、部门等相关功能都是基础内容,需要提前开始建立,并且尽早考虑组件化、组织化。

为预判产品业务发展提供基础逻辑

例如,基于业务与行业状态,核心功能有哪些是必须要做的,哪些是以后很可能需要做的衍生功能,哪些是未来可能合作的第三方功能。

为建立业务关联性提供预见性

例如,建立产品框架与功能关联流程时,能预判出哪些业务可能会产生关联,提前建立组件、模态设计形式。

能为用户研究体系构建分析基础,提供有效的分析结果

例如,不同职责关注信息不同,决策者看重数据统计,管理者关注权限与数据安全,执行者关注业务问题解决的效率。并且组织形态下,不同部门的用户也对功能有着较大差异的述求。

20210421_110250_004.jpg

△ 组织形态示例

设计价值

1. 视觉设计价值

“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资源开发数据界面,甚至制作 3D 效果?”

这个话题可以引导出视觉设计在 B 端的核心价值之一,B 类产品中的视觉设计价值,是一个备受讨论的话题:

一方面认为 B 类产品中视觉设计的价值发挥较弱,不能像 C 类产品中一样,可以与运营深度结合,带来流量,同时由于 B 端产品设计内容量较大,使用时偏重效率为主,也较难在情感化设计方面发挥出高价值。而另一方面认为,B 类产品中视觉设计的难度不比 C 类的小,其中设计规范、设计体系、系统化设计方面,由于产品量级的问题,都相对会复杂很多。

而我个人认为,B 端产品的视觉设计价值,核心应该分为两大方面:

是针对决策输出的内容,目的是引流与体现企业示例,打造光环效应

例如数据大屏、数字化效果演示模块,这块是吸引决策者的核心内容,可以理解为引流的设计,这方面的设计效果可以直接影响老板的购买决策,潜在体现出 B 类产品供应商企业对产品质量、业务理解、内容设计的能力,能让产品快速产生光环效应,引导老板等决策层产生购买意愿。

针对执行层输出的内容,目的是降低认知成本,提高使用效率,同时也降低设计研发成本

例如管理模块、权限体系模块、流程审批与具体任务执行模块等,针对执行层的内容,细分到业务场景中,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在设计一个工具,而工具强调“清晰、高效”,所以整体视觉的价值在引导用户快速使用方面是具备重要价值的。

再一方面,B 类产品存在的业务模块多、内容量级大的情况,所以视觉设计在组件化、模块化、复用性方面都能降低内部的设计耗时,还有新产品构建时的研发耗时,这也是视觉设计价值的一部分。

总的来说,B 类产品中,视觉设计价值主要在引流与降本两方面,体现在以下三点:

  • 引流,即引导决策者对产品产生良好影响;

  • 降低认知成本,强化执行层客户的使用效率;

  • 降低团队内部设计与研发成本。

  • 20210421_110250_005.jpg

内容待续

<

目录

>

135 4519 1274
qr